在這個章節裡,我想探討自己在瑜伽練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:冥想。

如果你已經開始練習瑜伽,也許聽說了瑜伽的八大支柱。體位法是其一,冥想(梵文稱之為Dhyana)是另一個支柱。體位法也就是西方世界所說的瑜伽,練習者藉由跟著身體移動來呼吸,流汗,並專注在不同姿勢的轉換與難度,便能進入當下的時刻。這是專為我們紛亂的頭腦與身體而設計的運動。

其實,在數千年前瑜伽剛開始發展時,體位法的練習目的就是要幫助身體進入冥想之用。只是練習瑜伽體位法的姿勢不是目標,柔軟度的訓練也不是目的,手倒立更加不是終點。練習瑜伽的目的是達到平靜與平衡,以找到內在真正的平和。

你試過動也不動地坐上1小時嗎?這比你想像中要更辛苦喔!如果你的身體僵硬,骨盆跟下背很快就開始不舒服了。但瑜伽練習能讓你的身體保持柔軟,增加空間,讓你能安靜坐著,不會感到不適或分心。

不過冥想跟瑜伽一樣,都需要練習。你還記得自己第一個下犬式有多困難嗎?你的第一次瑜伽串連呢?安靜坐著也是同樣的道理。剛開始不容易,但練習次數愈多,就變得愈簡單。冥想練習不只改變身體,更能轉化你的生活。冥想會幫助你與周遭的環境之間創造空間,提升專注力、平靜、智慧。

開始練習冥想靜坐,也許會比站上瑜伽墊還要令人卻步。比方說,練習進階手平衡時,你會發現,停留在當下並不困難,因為分心的話,可能會當場摔下來!冥想則是定靜的坐著,閉上雙眼,花幾分鐘與自己同在,沒有別人。這與我們現在生活的方式完全不同,可能會讓人有些退卻。因為生活中總是充斥著聲音、噪音,與做不完的事,而我們極少有機會進入絕對的靜默。

文章標籤

troyn5q00je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<平常心是道嗎?>

末學意:

道圓同太虛.無欠無餘.無凡無聖.不屬新舊.不計有無.非長非短

非大非小.超越一切限量多言蹤跡對待.只因遇緣時.起了揀擇.

文章標籤

troyn5q00je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靜坐功效

靜坐是自古以來,儒、道、佛、醫家都極為珍視的修身秘寶!

靜坐自古以來就是儒、道、佛、醫家都十分珍視的一項修身功夫:道家求「坐化升仙」,佛家求禪修入定,儒家靜坐如朱熹所言「非如坐禪入定,斷絕思慮,只收斂此心,使毋走於煩思慮而已。此心湛然無事,自然專心」,要求學者「半日讀書,半日靜坐」,而醫家則從靜坐中求祛病延年。

現代科學研究表明,靜坐時人的心跳、心率降低,呼吸減緩,大腦電波鬆弛,肌肉放鬆,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明顯下降,耗氧量減少,腎上腺素和其他緊張激素下降,免疫功能明顯早晚靜坐30分鐘,睡得好,人不老,學習、工作效率高!

文章標籤

troyn5q00je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